資料摘編第18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科學指引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王昌林)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將其作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寶貴經驗和實踐啟示,為新征程上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立足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方位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特征、深刻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判斷,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依據。
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但要實現這一崇高目標需要經歷若干歷史階段。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將共產主義社會劃分為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列寧把這兩個階段分別稱為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毛澤東同志將社會主義階段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今天我們所處的新發展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
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
新發展階段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經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不懈奮斗,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等突出優勢,特別是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為我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進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階段,面臨越來越復雜的重大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的嚴峻考驗。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如果應對措施得當,發展動能轉換及時到位,就能順利完成工業化進而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新發展理念集中回答了我們黨在現代化建設中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新發展理念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百年來,我們黨取得的巨大成就,歸根結底是人民創造的。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依靠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人民,充分動員和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從農業大國到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的歷史性轉變。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它不僅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體現了人民對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期盼,必將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新發展理念體現了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基本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突出表現在創新能力不強、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等方面。這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相互掣肘,帶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必須下功夫切實加以解決,才能順利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理念正是立足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新發展理念體現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要求。實現現代化是一百多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也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心愿。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新發展理念系統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很好地契合了中國發展的現實需要,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發展階段內涵和條件的新變化、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為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經濟循環暢通無阻。保持經濟循環暢通無阻是一個國家經濟生存與發展壯大的前提和基礎。當前,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的復雜嚴峻形勢,為了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關鍵是要實現經濟循環暢通無阻。必須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有效供給能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經濟循環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和梗阻,暢通經濟循環,建立自主可控、韌性較強的經濟循環體系,激活內生動力和內在活力。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推進完善全國統一市場。同時,要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穩定的國內需求是一國經濟發展最為穩定、持久的動力。同時,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是我國應對外部環境復雜變化的底氣所在。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改革投融資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投資內生持續增長機制。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使國內市場規模更加巨大、體系更加完善、運行更加高效、開放性更高、持續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必須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順應世界先進生產力發展趨勢,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著力推動自主創新,突破產業瓶頸,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只有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為增強人民福祉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只有大力提高發展質量,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順利實現現代化。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堅實基礎。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擴大內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著力點,必須把實現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做大做好“蛋糕”。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不斷創造新的產業、新的需求、新的就業崗位,持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有更多的獲得感。同時,要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把“蛋糕”分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國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生態環保仍然任重道遠,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艱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推動能源體系轉換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要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總之,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決定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體現了科學性與人民性、長遠戰略性與現實針對性的高度統一,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鏈接:
http://views.ce.cn/view/ent/202108/18/t20210818_36817627.shtml
來源:經濟日報